“高压线”下的市场意识
1958年,正是“三年超英赶美”的狂热年代。在全力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思想下,人们将生产的激情,毫无保留地倾注到了大炼钢铁上。是年,22岁的陈伟德,被招入军事化管理的凤城公社工业一营。这样,陈伟德从凤城机械青年化工厂(广东锻压机床厂的最前身,以下简称广锻)开始,缔结了他和机械装备制造近半个世纪的不我们不难发现,由小型机械设备,到印刷机,再到大型精密压力机,德叔大胆尝试、锐意创新、占尽市场先机的品性,是一以贯之,且历经岁月,老而弥坚。
同年,陈伟德被组织分配到沙头钢厂任三排排长。历史总是要嘲弄狂妄,经不起考验的大炼钢铁运动,还没等钢炉烧热,便很快走到了尽头,沙头钢厂也宣告倒闭。59年4月,铸造出身的陈伟德,调回了凤城机械厂,和一帮修自行车、打铁、补锅、修锁的难兄难弟,靠大家拿出第一个月的工资起步,搞起了各种小型机械设备的生产。到年底,工厂出人意料地赚了6000多元纯利。陈众望所归,当上了机械厂的副厂长。
当文革的红色风暴席卷全国,大量地印制毛主席著作、语录,客观上刺激了对印刷机的庞大需求。有技术、年轻而不知天高地厚的陈伟德,敏锐地看到了生产印刷机的前景,竟然在没有省公安厅、文教厅批文的情况下,带领一班员工,转向了印刷机制造。深得祖传铸造窍门的陈伟德,凭借他对机械设备的独特悟性和精湛技术,很快克服了印刷机生产流程中的技术难点,并通过改进,造出了质量更好的印刷机。
陈并不知道,在当时这样一个遍布“高压线”的年代,他已经在无意中超越了严格控制的计划生产界限,冒了政策、路线之大不韪,分分钟可能刑罪加身。佛山地区领导得知陈伟德“擅自”生产印刷机后,十分紧张,勒令马上停产,并暗示灾难将要降临。果然,不出十天,包括省文教厅副厅长在内的工作组到厂。回想往事,陈犹有余悸:“当时真是感到大难临头,以为死梗(死定)!”
然祸福难料。文教厅领导惊奇于印刷机的性能,考虑到陈出于发展集体经济的动机,及一贯以来的正直品德和作风,决定网开一面,非但没有追究政策、路线责任,反而将其纳入国家生产计划。67年,凤城机械厂改名大良印刷厂。这个天上忽然掉下来的大馅饼,成了陈一生的第一个重大转折。一时间,国家计划源源不绝,产品供不应求。
就在那样一个年代,年轻的陈伟德身上涌动的灵敏市场意识,在发展集体经济、为集体谋利、为员工谋利这种朴素思想的强烈驱动下,总是顽强地寻找着“突破口”。当40多年过去,看到德叔领导的广锻,凭借巨大的技术领先优势,在2004年获得国家、省、区合计900多万元的专项科研经费,承担大型精密压力机研制时,我们不难发现,由小型机械设备,到印刷机,再到大型精密压力机,德叔大胆尝试、锐意创新、占尽市场先机的品性,是一以贯之,且历经岁月,老而弥坚
困境中的冷静选择
由大良印刷机械厂到大良镇机械厂,经历了几年顺风顺水的历程。然而,好景不长,在79-84年的短短五年间急转直下,印刷机及普通机床的需求量以每年60%的速度急剧下跌。78年还占大良镇过半工业税收总额、稳坐企业纳税排行第一的大良镇机械厂,突然间,几乎面临要倒闭的危机。
“那几年自己茫然不知所措,头脑一片空白”。德叔忆述那段岁月,尤有苦涩。
计划经济下,企业生产资源不允许自由配置,供求的巨大失衡,严重威胁着企业的生存。在政府关、停、并、转的政策下,顺德至少有超过30家的机械厂先后倒闭或转产。
“不能让全厂兄弟一起饿死”,德叔神色严肃地说:“曾经想过做电风扇,电风扇结构简单,技术要求不高。但省厅的领导还是希望我慢一慢(不要急,多考虑考虑)”,他们认为,如果我们转做风扇,广东将会没有生产大机床的企业。
德叔非同寻常的市场眼光,在他人生的第二次艰难选择中,再次锁定了正确的航向。考虑到生产机械装备可以减少跨行业转营的风险,他没有去追逐蜂拥而起的电风扇大潮,而是耐住寂寞,在冲床与普通机床之间进行了冷静的选择。他认为,冲床(锻压机床)是众多行业零部件生产的基础设备,具备巨大的市场潜力,是个广阔行业,虽然是大型机械,但冲床本身的零部件不多,工艺要求也不是十分高;而普通机床相对结构复杂,零件数量多,利润空间也较少。权衡了利弊,他带领员工,迎难而上,设计制造出第一台机械压力机。作为技术核心,他和技术人员反复改良冲床性能和磨合情况,用了五年时间,最终完成了冲床批量生产的整套产品研发过程。就是在这样一个办厂以来的历史最低谷,德叔凭借他过人的眼光和胆识,引导企业成功实现了主营业务的跨行业转变,大良镇机械厂,也成了顺德当时唯一一家避免倒闭厄运的机械企业。